学校行政各部门、校属各单位: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定于2024年11月15日-11月17日在黄金校区举行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现将《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竞赛规程》等印发给你们,请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好赛前的训练,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竞技状态迎接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的顺利召开。
附件:1.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工作人员名单
2.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竞赛规程
3.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入场顺序及站位
赣 南 医 科 大 学
2024年10月28日
附件1: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
工作人员名单
一、组织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组织委员会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领导
副主任:康复学院、工会、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同志。
委 员: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保卫处、人事处、后勤保障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分工会主席,各下属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同志,章贡校区和黄金校区医疗保障工作负责同志,校学生会主席。
具体名单如下:
主 任:盛瑶环
副主任:温优良 钟美珠 王建发 郑 直 罗晓婷
黄志勤 钟富有
委 员:廖志平 黄 东 陈明华 陈建文 温金英
张爱萍 刘志春 丁冶春 唐 宏 曾芳莲
王静雅 叶贞丽 林栋美 肖 敏 刘 娟
李玉洁 邱 伟 朱 锦 田 松 唐志贤
范启兰 刘 勇 肖殿民 毛磊焱 罗丽萍
邓 炜 刘 海 徐小军 刘建平 罗建华
卢大荣
二、组织委员会下设各工作机构人员名单
1.会务组
组长:黄 东(兼) 副组长:温优良(兼) 成员(3人)
职责:负责发布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通知;审定开幕式和闭幕式议程;协调通知出席开闭幕式相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负责相关会务(座位牌摆放、休息室安排等)、主持稿、领导讲话稿和闭幕式颁奖等。
2.赛事组
组长:温优良(兼) 成员(3人)
职责:负责起草运动会相关通知及开幕式和闭幕式议程;负责协调赛事安排、裁判、仲裁及统分及相关保障工作;负责赛场(会场)布置(桌椅、喷绘、条幅和音响设备的准备)及开幕式和闭幕式位置安排。
3.宣传组
组长:廖志平(兼) 成员(8人,其中学生5人)
职责:负责运动会期间的宣传和氛围营造,宣传材料统筹把关;负责运动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音响播放,安排广播人员、现场记者及收集播放广播稿;负责入场式各部门(单位)方阵入场词的把关、定稿。
4.入场式组
组长:郑 直(兼) 成员(4人,其中学生2人)
职责:负责统筹召集运动会学校层面、各二级学院层面志愿者队伍,负责协调入场式彩排、开幕式仪仗队、升旗仪式等。
5.场务保障组
组长:王建发(兼) 成员(4人,其中学生2人)
职责:负责安排篮球场大本营位置划分和候场占位安排,组织入场式候场。
6.保卫组
组长:陈建文(兼) 成员(4人)
职责:负责运动会期间的秩序维持、安全保障工作。
7.后勤保障组
组长:张爱萍(兼) 成员(5人)
职责:负责各运动场地维护;协调校车运行时间及安排(含裁判、离退休职工比赛项目车辆保障)。
8.财务保障组
组长:陈明华(兼) 副组长:温优良(兼) 温金英(兼) 成员(2人)
职责:负责校运会名次奖励及工作人员酬金发放。
9.医务保障组
组长:罗建华(黄金校区) 成员(3人)
刘建平(章贡校区) 成员(3人)
职责:负责现场医疗点设置及运动会期间的运动员的医疗保障工作。
10.资格审查组
组长:温金英 成员(1人)
职责:负责教工运动员资格审核及核对工作。
三、仲裁委员会人员名单
主任:盛瑶环
成员:温优良 李 伟 刘江波 葛雪珍 兰 剑 刘赣军
四、裁判组人员名单
1.总裁判长:刘江波 副总裁判长:葛雪珍 兰 剑
2.径赛裁判长:刘赣军
检录裁判长:蔡龙根 检录裁判员:4人
起点裁判长:高 莹 发令员:2人 助理发令员:2人
检查裁判长:肖 斌 检查裁判员:4人
计时裁判长:耿云龙 肖 充 计时员:24人
终点裁判长:林园媛 终点记录员:4人
3.田赛裁判长:兰 剑
跳部裁判长:李祖建(G)、蔡宇杰(Y) 裁判员:共9人,其中,跳高裁判员5人,跳远运动员4人
掷部裁判长:罗 予 掷部裁判员:8人
4.全能裁判长:谭贡霞 全能裁判员:2人
5.综合项目裁判长:王 梁 裁判员:20人
6.编排记录裁判长:黄 健 裁判员:8人
7.场地器材组组长:黄立娟 组员:6人
8.章贡校区离退休人员项目裁判长:张海超 李 甜 裁判员:共40人,其中,20人由老干科与项目组确定,20人由综合组调配。
附件2: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
1.预赛时间:2024年10月8日-11月14日
2.决赛时间:2024年11月15日-11月17日
二、比赛地点
黄金校区运动场,章贡校区运动场(离退休人员项目,比赛时间为11月17日上午)
三、参赛单位及年龄组的划分
1.学生(含研究生)以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康复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全科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龙南校区为单位比赛。
2.教工以机关、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康复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全科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龙南校区为单位,分10个年龄组(男、女相同)比赛,即:
甲组:30岁以下(1995年1月后出生)
乙组:30—40岁(1984年1月后—1994年12月前出生)
丙组:41—50岁(1974年1月后—1983年12月前出生)
丁组:51—55岁(1969年1月后—1973年12月前出生)
戊组:56—60岁(1964年1月后—1968年12月前出生)
已组:61—65岁(1959年1月后—1963年12月前出生)
庚组:66—70岁(1954年1月后—1958年12月前出生)
辛组:71—75岁(1949年1月后—1953年12月前出生)
壬组:76—80岁(1944年1月后—1948年12月前出生)
癸组:81岁以上(1943年12月前出生)
四、竞赛项目
(一)学生组别项目
1.男子组项目
100M、200M、400M、800M、1500M、5000M、10×100M迎面接力、4×100M接力、4×400M接力、五项全能(100M、1500M、跳高、跳远、铅球)、跳远、跳高、三级跳远、铅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抢救患者100M赛、一分钟速度跳绳。
2.女子组项目
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10×100M迎面接力、4×100M接力、4×400M接力、三项全能(100M、跳高、铅球)、跳远、跳高、三级跳远、铅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抢救患者100M赛、一分钟速度跳绳。
3.混合项目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双人抬担架100M赛、抢救患者4×100M赛。
(二)教工组别项目
1.教工甲、乙组项目
男:100M、跳远、跳高、铅球、罚球线定点投篮。
女:100M、跳远、铅球、罚球线定点投篮。
2.教工丙组
男:100M、跳远、跳高、铅球、罚球线定点投篮、飞镖掷准。
女:100M、跳远、铅球、罚球线定点投篮、飞镖掷准。
3.教工丁、戊组(在职)
男:罚球线定点投篮、铅球、实心球掷准(圆心至起掷线15M)、飞镖掷准、铅球(3KG)掷准(起掷线间距15M)、运球跑(28M)。
女:罚球线定点投篮、铅球、实心球掷准(圆心至起掷线12M)、飞镖掷准、铅球(3KG)掷准(起掷线间距15M)。
4.教工集体项目
男子篮球、八段锦、乒乓球团体、羽毛球混合团体、男子4×100M接力、女子4×100M接力、男子4×400M接力、女子4×400M接力、教工男女混合4×400M接力、教工男女混合10×100M迎面接力、拔河。
(三)教工离退休组(男、女项目相同)
1.罚球线定点投篮、铅球、实心球(1KG)掷准(圆心至起掷线12M)、飞镖掷准、铅球(3KG)掷准(起掷线间距15M)。
2.另设项目:扑克、麻将、门球、桌球。
五、报名规定
1.学生:每单项报名人数不限,运动员名单先报送至各二级学院,经各二级学院选拔8人参赛名单填报电子报名表参加校运会期间的预、决赛。每人限报3项,可兼报1项接力(另可参加迎面接力、双人抬担架100M赛、太极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
2.学生4×100M、4×400M接力赛、10×100米迎面接力、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由各参赛队男、女各出1队进行比赛;太极拳(每队共40人,男20人,女20人混合组成);学生羽毛球项目属单项,分男单、女单进行比赛,各参赛队每项分别限报6人。学生乒乓球项目分学生男子团体、学生女子团体和学生男、女单项进行比赛,各参赛队男、女团体限报5人,实行单、单、双、单、单(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单项男、女分别限报3人,(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
3.双人抬担架100米赛
准备时,两人穿戴整齐〔要求1男1女参赛,短袖分体式工作服(夏装)〕分别双手抬好担架前后站立准备起跑,其中前者在起跑线后开始起跑。听到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时准备起跑,听到发令枪响后方可起跑。中途跑时只允许在自己跑道中行进,不能蹿道,所抬患者模型不得跌落。以两人中最后抬担架者越过终点线为止。到终点后,计时裁判员检查装备,如有帽子等在跑的过程中跌落未带回终点,则在最后成绩上每遗漏一项增加5秒时间。
4.抢救患者单人100米赛
准备时,穿戴整齐〔短袖分体式工作服(夏装)〕,采用背模特患者站立式起跑。听到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时准备起跑,听到发令枪响后方可起跑。中途跑时只允许在自己跑道中行进,不能蹿道,以越过终点线为止,所抬患者模型不得跌落。到终点后,计时裁判员检查装备,如有帽子等在跑的过程中跌落未带回终点,则在最后成绩上每遗漏一项增加5秒时间。
5.抢救患者4×100米接力赛
参赛者2男2女按照4×100米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在原完成交接棒的接力区完成模特患者的交接。竞赛内容参照抢救患者单人100米赛规则。
6.五项全能(男)、三项全能(女)的学生可兼报1单项和1项接力(另可参加迎面接力、太极拳、篮球、羽毛球)。
7.教工按年龄组别项目报名,每人限报3项。离退休人员可再另报扑克、门球、桌球和麻将,此四项不分年龄、性别组。
8.教工集体项目每单位出1队进行比赛。
9.教工羽毛球为团体赛,第一场为无年龄限制男单、第二场为41岁(丙组)以上男单、第三场为无年龄限制女单,第四场为混双,第五场为男双(每队男、女运动员可各有一人兼一项)。
10.教工乒乓球为团体赛,每队3-6名运动员(无年龄性别限制),具体规则见附件。
11.教工八段锦为团体赛,各队总人数30人(无性别年龄限制),统一着装为白色长袖衬衣和深色长裤,按照纵列每列15人进行列队,动作统一规范,完成导引音乐为6分钟的八段锦2遍,该项目只进行决赛。
12.教工拔河比赛各队总人数为15人,其中,女运动员不少于5人,比赛实行淘汰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获胜方进入下一轮。
13.学生一分钟单人跳绳比赛规则:(1)一分钟内,单人跳绳的总次数;(2)跳绳中可以停顿,停顿五次以上参赛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停顿前的次数仍然生效;(3)比赛以摇动绳子成功跳过次数为计分方法,摇动一次跳动多次只计一次;(4)一分钟结束时,跳绳总次数为最终成绩。一分钟内如果参赛者成绩相同,将加赛30秒。
14.学生网球项目属单项,分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进行比赛,各代表队每项分别限报4人。
15.学生、教工凭报名单参赛,赛前未报名者一律不得参赛。
16.报名表为电子版通过OA发文一并发布,各参赛单位报名表指定一人负责,只允许发送一次电子报名表。电子文档请于10月25日前发送至邮箱gyydh@sina.com,逾期不予编排。
六、运动员资格
凡我校在籍学生(包括在本市各医院的实习生)和正式职工(包括离退休),经医生体检身体健康,所在单位或部门审定合格均可报名参赛。
七、竞赛办法
1.各比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均按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规则进行。
2.学生800M(含800M)以下各项目均采用预、决赛二个赛次,1500M以上各进行一个赛次,教工所有项目比赛均进行一个赛次。
3.校运会开幕式后,先进行教工八段锦比赛,后进行学生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比赛,两项比赛均只进行决赛。
4.学生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预赛与教工男子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预赛时间计划10月8日—11月14日期间进行。
5.教工铅球掷准比赛,起掷线距标准线15M,每名参赛者(掷)3次,取一次距标准线最接近距离代表个人最好成绩。距离标准线最近者名次列前,铅球越过标准线属违例(压线有效,属最好成绩)。
6.教工实心球掷准比赛共十环,每环相距0.3米。每人各投5次,以总环数高者名次列前;如总环数相同,以依次最高环数者名次列前。
7.教工飞镖比赛,掷准线距飞镖靶2.6M,每人投10镖,以总环数高者名次列前。
8.教工罚球线定点投篮,每人各投5次,以投进总数高者名次列前;如投进总数相同,以依次先投进球者名次列前。
9.教工男子甲组铅球比赛,铅球规格为7.26公斤,其他教工组别铅球规格一律为4公斤。
10.教工男女混合4×400M接力比赛项目为二男二女,教工男女混合10×100M迎面接力比赛项目为五男五女,不限年龄。
11.如遇雨天,比赛无法正常进行,则顺延。
八、计分办法
1.教工不计团体总分,只计金牌数。离退休人员只计个人名次不计奖牌数。
2.学生组计团体总分。
3.学生单项以9、7、6、5、4、3、2、1分计分,集体项目和全能项目则以18、14、12、10、8、6、4、2分计分。
4.破纪录者另加7分。
九、录取名次奖惩办法
1.学生单项比赛取前8名、集体项目比赛取前6名;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单独按班级分组进行比赛,各单项比赛录取前3名;只有8人或不足8人时,则按实际参赛人数减一录取,只有一名运动员报名参赛的项目则作表演项目。教工单项取前4名,集体项目取前6名;离退休人员四项(门球、拖拉机、麻将、桌球),各取前8名,其余项目取前四名;凡取得名次者均给予奖励,学生团体总分取前3名并颁发奖杯与奖品,破纪录者按有关规定发放破纪录奖。
2.学生参加比赛项目人数只有8人或不足8人,则按实际参赛人数减一录取;只有一名运动员报名参赛的项目则作表演项目。录取名次:径赛以到达终点人数为准,田赛以试跳(掷)三次的实际参赛人数为准。
3.教工可跨年龄组参赛,但必须凭报名单按大会编排分组为准,赛前临时改报则不予安排比赛。跨年龄参赛是指乙组参加甲组、丙组参加乙组,以此类推。但报项目时不能交叉报,只能在所在组内选择,不得在其他组别重报。若出现超出3个单项或违反本条规程的,则取消本人取得的最好名次项目。
4.教工团体取前3名并颁发奖杯。
5.教工组设体育道德风尚奖3名发放奖金。
6.学生组设体育道德风尚奖3名发放奖金。
7.代表队方阵设最佳网络人气奖,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投票,取前3名颁发奖杯及纪念品。
8.教工组八段锦比赛设先进集体奖6名。
9.裁判人员设优秀裁判奖(按不超过总裁判人数的15%发给证书)。
10.冒名顶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一经发现除取消名次和该单位团体总分名次外,还将在大会上予以通报批评。
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规程由组委会负责解释。
附件3: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入场顺序及站位
一、各单位代表队入场顺序
1.基础医学院
2.护理学院
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4.康复学院
5.药学院
6.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7.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8.全科医学院
9.医学技术学院
10.马克思主义学院
11.国际教育学院
12.机关
13.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14.第二附属医院
15.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16.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17.龙南校区
二、入场说明
1.观众席由各单位按示意图所示位置于入场式前组织人员就坐观礼,每个颜色模块人数以50人为宜。
2.各单位代表队按照以上顺序组织入场,入场时应衔接紧凑依次入场。方阵与方阵间距30米为宜,方阵经过主席台前时,举牌手将方阵牌正面朝主席台,方队可统一呼喊口号(口号内容自定)展示方阵,但不作停留表演;经过主席台后,按照示意图列队于方阵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