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康复人才培养质量,现结合康复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在全院中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努力开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引导和激励康复学院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康复学院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赛事,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同时选拔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江西省及全国课外科技学术和创新创业竞赛。
三、工作举措
1.成立工作小组。为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组建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以学院院长温优良为组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叶贞丽和学院副院长王茂源为副组长,并将各教研室主任、团委副书记纳入小组成员,在全院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2.召开动员大会。运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在全体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介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赛事相关要求和政策,并召开全院创新创业动员大会,鼓励更多师生参与到课外学术活动和创新创业赛事。
3.开展经验交流会。邀请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学院师生分享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并指导学生项目计划书撰写思路等。与此同时,运用网络资源如米有校园等公众号,认真学习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和撰写技巧。
4.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对于本科生群体,要求各教研室牵头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康复治疗学至少组建4支,康复物理治疗2支队伍,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3支队伍,假肢矫形工程1支队伍,体育教研部1支队伍;对于研究生群体,要求2020级、2021级研究生各组建5个团队。各队伍可跨年级、跨班级组队,每支队伍至少3名学生。在此基础上,建立学院创新创业群,组织各师生团队每两周分享交流项目进程、学习心得等。
5.建立学院赛事奖励机制。结合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要求,由学院团委牵头组织相应的院赛,并邀请专家进行项目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其中获奖团队学生择优推荐参加校赛,并根据学院综合测评进行加分奖励;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在学院绩效二次分配当中给予适当奖励。
四、有关要求
1.加大宣传,实现思想统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实现全院从上到下、从教师到学生的思想统一,保证全体师生都知晓、重视和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全院合力共同推动学院人才培养。
2.跟进落实,保证工作实效。学院团委做好宣传动员、团队组建、课题构思、项目申报各阶段的通知、联系、收集等工作,并结合学校赛事安排分别对参赛作品完成进度进行了解,以便督促、提醒各团队及时完成参赛作品。
3.及时总结,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优秀作品尤其获奖作品的宣传和总结,开展活动经验分享、优秀榜样分享等活动,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康复学院团委
202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