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者:物理治疗教研室 李盈 [发表时间]:2022-03-20 [来源]: [浏览次数]:

一、生源情况

我校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从2020年开始招生,近2年招生录取人数分别为:2020年48人,2021年50人。2021级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共50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2人,报到数50,报到率100%。

二、培养模式

(一)专业标准

参照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宣布颁布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执行,并参照《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教学指南》和《世界物理治疗联盟物理治疗师专业准入教育指南》。

(二)培养方案

本专业制定了四年制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培养方案(2020版),确定了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悉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物理治疗技能及临床知识,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康复物理治疗人才。毕业时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常见疾患的物理治疗、评定及预防的能力,能够成为各级各类医疗和社会康复机构的物理治疗师或物理治疗相关的科教人员。

(三)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情况

明确专业定位,培养应用型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人才;制定应用型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模式;优化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课程设置,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康复物理治疗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红医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

三、教学质量保障

(一)教学质量标准

按照建成具有特色明显、国内外有影响的康复物理治疗本科的专业定位,为达成“医康养”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教育部所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卫健委颁发的物理治疗师准入规范,并参考WCPT制定的准入要求,同时多方征求历届毕业生、康复行业专家及用人单位等意见制定了赣医康复物理治疗学专业质量标准。

(二)质量监控与评价

学院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且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康复物理治疗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按照学校“提质量、创特色”统一部署安排,我们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高学历教师,加大课程思政及一流专业建设力度,为保障应用型康复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